傅振国与他的傅家湾

©原创   2023-10-11 08:59   浠水县融媒体中心

军人、记者、农民,这是人民日报退休记者傅振国一生的职业轨迹。2017年,傅振国放弃了北京安逸的退休生活,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白莲镇长岭岗村傅家湾,开启了乡村振兴之旅。

傅振国退休后长居北京,有一天他收到了侄女的一条微信,希望他回到已经离开了48年的家乡长岭岗村傅家湾。

人民日报社退休记者 傅振国:“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我就马上想起傅家湾又脏、又穷这么一个小村庄。”

尽管如此,这条信息还是让傅振国动了返乡的念头。2017年4月,傅振国回到了熟悉的家乡。傅家湾共有250余人、田地250亩、三口堰塘,资源十分贫瘠。但在傅振国眼里,这里大有可为。

人民日报社退休记者 傅振国:“这次回来我的想法就是把傅家湾搞干净,环境建设搞得美美的,我要把傅家湾做成一个样板。”

说干就干。接下来几天,傅振国日思夜想,奋笔疾书,写出了7个部分、两千多字的《傅家湾美丽乡村建设蓝图》,得到了众人的认可。2017年6月,傅振国先后受聘担任了长岭岗村党支部名誉书记、长岭岗村五组小组长。改变村容村貌,是他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

人民日报社退休记者 傅振国:“当时我是这样设想的,把傅家湾比作一个山水画的话,那么我要给山水画镶一个金黄色的画框,这个金黄色的画框就是由银杏树组成的。在景观塘四周栽上红枫,不光美,还要有特点。”

万事开头难。面对资金不足的问题,傅振国通过村集体出资和村民募捐的方式,筹集了10多万元用于购买沙、土、水泥等。同时,傅振国还发出了认养银杏树的倡议,他的同学、战友、同事纷纷认养。400多棵银杏树在傅湾南路两侧整齐排列,村民们亲切地称之为“浠水乡音大道”。

环境变好了,傅振国又开始解决“人”的问题。目前,居住在傅家湾的大多是留守的儿童和老人,生活十分困难。为此,傅振国计划建一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选址在傅家湾景观湖边上。眼下,三层高、共八百多平方米的主体框架已经完成,即将进入装修阶段,计划年底竣工验收。

人民日报社退休记者 傅振国:“傅家湾的老人,将来吃饭、就医,娱乐都在这里头,还有兼顾旅游接待,二楼有五间客房,还有一个小厨房,接待志愿者,没有志愿者的情况下,可以接待客人,用来赚点钱。三层是儿童电教中心综合室,将来要靠它来连接,北京的,武汉的,黄冈的这些城市幼儿园,参与城乡的互融交流。”

环境整治不是一时之功,而要久久为功,更要共同参与。傅振国作为村“两委”中的一员,在塆组里推行民主管理,村民选举出5名党员和4名村民代表,成立了傅家湾领导小组,对塆组事务统一管理。

人民日报社退休记者 傅振国:“塆里的大小事情,由这个小组来讨论,讨论一个草案出来,再经过全体村民讨论,形成这再去干。要把上面的指示和村民的意愿结合起来。”

傅振国基层经验十分丰富,深知优先解决老百姓“口袋鼓起来”的诉求,才是乡村建设的关键。于是他四处学习,为村里带来了“塆办合作社”的新理念。

人民日报社退休记者 傅振国:“成立合作社董事会的成员基本上就是傅家湾领导小组的成员,不光是农业,将来合作社靠旅游业赚钱。合作社要把全湾的生产、生活,特别是照顾老弱病残,孩子们的教育,老人的生活管起来。”

长岭岗村党支部书记 毛关怀:“我们当时村的集体经济只有5万块钱,他回来了之后,带来的理念,给我们提的建议,到今年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接近50万(元)。”

傅振国,名为‘振国’,心怀理想,躬耕一地,先振‘小塆’,再振乡村。转眼六年,傅振国理想中的乡村样板间已初具规模,他将继续在傅家湾发挥余热,打造心目中的美丽乡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