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级两万亿,武汉有望!

2024-01-19 14:24   长江云新闻  

今天(1月18日)的武汉市“两会”上,武汉市委副书记、市长程用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磅宣布,2023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2万亿元。

这真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个好信号。两万亿,意味着什么?从全球来看,当一座城市的GDP超过2万亿,其经济体量就与智利相当,能排到全球第45名。从国内看,中国已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重庆、苏州、成都等7座两万亿城市。可以说,过两万亿,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它既是一座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达到一定高度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该城市发展能级提升的重要标志,而更重要的是,资金、项目、人才等要素资源的虹吸效应会更强。就拿成都来说,2022年,晋升为全国第7座两万亿城市,2023年,就已经提出了迈向三万亿的目标,发展速度何其之快。成都之后,下一个两万亿城市会是谁?在2022年城市GDP排行榜上,武汉和杭州分别位列第7和8位,是最有希望达到2万亿的两座城市。晋级两万亿,武汉更受关注。要知道,从疫情“暴风眼”中走出的武汉,经济发展能够重回赛道,已实属不易,可谓拼尽全力。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就必须再拼一把,“跳起来摘桃子”。当然,我们很乐见这样的“拼”劲,毕竟武汉冲刺两万亿对于全国来说意义重大,它意味着“中部崛起”迎来了关键时刻。

01

重头在四季度

从2023年前三季度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武汉经济处在一个“平稳增速、稳中向好”的状态。第一季度,武汉生产总值4317.69亿元,增速4.5%;上半年,生产总值9503.33亿元,增速5%;前三季度,生产总值14163.9亿元,增速5.5%。

过去一年,武汉经济增速4.5%到5%,再拉升到5.5%,预计全年增长6%左右,的确是平稳增速。其实,武汉的经济有个明显特点,常常呈现出一季度弱,二季度回升,三季度回调,四季度狂飙的特点,且四季度在全年GDP总量中的占比往往高达30%左右。据以往数据,2020年,武汉市第四季度生产总值占全年GDP32.6%,2021年该比重为30.47%,2022年为30%。

粗略算了一下,2023年想要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只要第四季度生产总值占全年GDP比重29.2%即可,按照以往经验,这个比重在合理范围内。只要发挥稳定,进军两万亿俱乐部,武汉大有希望。

02

冲刺两万亿城市

武汉早有迹象

种种迹象表明,武汉2023年破2万亿还是非常有可能的。其一,日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武汉城区总人口达到1080.64万,上榜超大城市。《2021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武汉首次跻身全国超大城市,今年再次上榜。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主要源于人口新增及人口进入。统计数据显示,自2010年至2022年,武汉全市常住人口总体上呈现持续上涨的趋势,由2010年的978.54万人,增长至2022年的1373.90万人,12年来常住人口增长了395.36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长40.4%,年均增长32.9万人,常住人口增长较快。

专家认为,武汉升级成超大城市,反映的不仅仅是人口规模的增长,还有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这是对城市发展的一种认可,同时,人口数量的增加也将带动城市各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是GDP提升的重要内生动力。其二,武汉今年首次进入全球科研城市10强。武汉科教资源丰富,目前拥有92所高校、101家科研院所、130多万在校大学生,共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55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34家,正在加快建设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其三,今年住建部与工信部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长沙、无锡6个首批“双智”试点城市验收考核,武汉综合得分87.47分,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海,并与上海、北京共同被评为优秀等级。其四,武汉经济总量多年来稳居全国城市前十、中部城市第一。目前市场主体总量超过170万户,世界500强企业中有309家在汉投资、设立机构,形成了5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4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965”产业体系吸引了大量“新市民”。可以预见的是,在城区人口突破千万大关,城市能级再上新台阶后,武汉GDP有望迈上2万亿台阶,这座城市的资源要素虹吸效应也将会更强,科技、产业、人才的集聚会更快,高质量发展的动能会更强劲。

03

武汉GDP里哪些产业贡献最大?

有专家提出,武汉冲击两万亿GDP,一定要发挥出武汉科技和创新优势。科创强能支撑产业强,产业强则支撑经济强,最终转化为综合实力强。在各地的产业引导逻辑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是关键。若问武汉依托什么拼经济,无论如何回答,都离不开汽车产业。汽车产业是武汉市的第一大支柱产业,2022年,武汉全市汽车行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2%,规模居中部第一,是拉动当地工业经济的主引擎。这几年顺应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武汉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重点发力,以智能网联汽车为重要抓手,以武汉经开区、东湖高新区和江夏区为重点发展区域,既推动本土企业升级转型,又引进新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统计数据显示,2021至2022年,武汉全市新能源乘用车产量分别约为9.22万辆、19.3万辆,同比增长336%、109%。

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同样吸睛。目前,武汉市已拥有多个百亿级光通信领域的企业,集聚了长飞光纤、烽火科技、海思光电子、光讯科技等龙头企业。其中,光纤光缆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60%,国际市场占有率超过25%,连续多年销量世界第一。除了这些,国有经济也是武汉经济大盘不容忽视的存在。东风汽车集团、中国信科集团、长江三峡集团,再加上双总部运行的宝武钢铁集团,总部在武汉的超级央企已经达到三个半。武汉市属国企的规模也是很庞大。武汉市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显示,2022年,全市纳入国有资产报告统计的单位(企业)3887户,资产总额43919.91亿元,比上年增长8.7%。下面这张曲线图,我们能看到武汉2023年以来规上工业的恢复情况。岁末年初,武汉各大央企国企都将开始总结与部署,预计数据出来后,武汉2023年经济总量将进一步增长。

虽说已经走到“两万亿俱乐部”门口,但想顺利“过槛”,压力还是不小。对比和武汉在同一经济水平线上的杭州,两座城市在经济总量上不分上下。如今,两座城市能否双双晋级“2万亿俱乐部”?又是谁先谁后?结果即将揭晓。

专家评议: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邹薇:两万亿城市俱乐部这个圈层就是我国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发展中的领头羊,如果武汉跨上了两万亿GDP的台阶,这就标志着武汉市作为我国长江中游地区的第一个超大型的城市,它会在未来产生更加强大的要素集聚、创新策源、产业驱动、开放门户等等一系列的重要枢纽功能。

当然,GDP数字固然重要,数字背后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才是追求的根本。而站在两万亿的新起点上,两座城市又将如何走好更高质量的发展之路,才是真正的考验。

相关阅读